谁是规模化养猪的未来?未来养猪场应该抓住哪些机遇?-【鑫芯物联】
2018-03-29 来自: 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5308
农业是传统行业,相比科技互联网业,她的产品、技术、模式等的变革周期太长。比如养猪,人类从驯化猪到形成农户散养的模式经历了1万年的历史,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形成规模化养殖,而现代化的规模养殖是40年前开始的。我国也是从那时才开始规模化养殖的模式。而最近几年IT互联网企业开始向农业渗透,比如网易旗下的味央黑猪、硅谷为代表的养殖智能技术以及“人造肉”,这都为这个传统的行业注入新机。那么养猪业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这里面是否也会出现如科技业那样颠覆性的机遇呢?
对比:
中国养猪业年出栏近 7 亿头,是***养猪大国。但我们的生产端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养殖户为主:全国共有 5000 万个养猪场,其中年出栏量50头以下的散养农户占了 4800 万家。我国的养猪***:温氏、牧原股份、雏鹰农牧、正邦科技2016年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713、311、247、226万头,加起来占全国总量的3.64%。谁会是规模化养猪场的未来呢?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而作为养猪第二大国的(2016年出栏量1.26亿头),仅有6万个的养殖场,而且大部分的存栏量在5000头以上,其排名前五的养殖场占全美总出栏量的30%。在上世纪70年代也是小农户、小规模为主,通过30年的时间完成了向大规模养殖场的过度。
结论:
对于已经工业化的养猪业来说,规模化可以降低从育种到宰杀整个生产链的成本,尤其是通过对比养猪业的状况之后,我们很容易得出中国养猪业同样会向大规模方向发展的结论。
规模化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科技创新和农业的后工业化两个不确定因素将会左右规模化的格局,同时也为未来养猪业发展提供了颠覆的机遇。以硅谷为例,我们将会看到以下机遇:
机遇1:代替传统养殖业的PSY和FCR
现在工业养猪的核心不就是提高PSY(即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成活仔猪数)降低FCR(料肉比: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和通过现代化智能化降低人工和管理成本吗?
通过新的技术、微生物技术、移动智能设备(禽畜可穿戴)和人工智能等来提高养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比如:牲畜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在耳朵、脖子或者尾巴上。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上面的探测装置去探测牲畜的核心体温、活动量、位置信息、心率、血氧饱和度、PH值和反刍等信息。这些信息会通过设备上的无线通讯技术,把这些信息实时地发送到云端服务器。
在云端服务器上,智能运算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把这些“枯燥”的数据变成直观的信息,比如可能生病的预测、发情期到了、没有吃饱、活动量等等。然后再把这些信息实时的发送到农场管理人员的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亦或者发送到牲畜的智能穿戴设备上。这些技术作为辅助技术虽然无法达到养殖核心的主体地位,但是可以成为养殖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一个竞争优势。
硅谷模式只是养殖业向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农业还有另一个发展方向:后工业化。
机遇2:让猪肉更有味道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如今的肉没有了儿时的味道”。虽然这种说法曾经被科学理性派所不削,认为所谓的香只不过是油脂多了一点而已。但是新的研究发现:“儿时的香味”确实存在,而且并不只是油脂多那么简单,这源自我们对味觉、嗅觉和食物认识的加深。
我们说提到的猪肉的风味主要靠味觉感受到的“滋味”和嗅觉感受到的“香味”混合组成,这些风味跟猪肉中肌内脂肪含量以及风味物质多少相关。猪的年龄、品种、性别、营养、饲养管理和宰前情况等因素决定了肌内脂肪含量和风味物质的多少。
什么样的猪风味更佳?通常情况下,长饲养周期的比短饲养周期的好 (主要风味物质是在8个月后开始生成);中国传统黑猪比进口白猪好;散养(有***的活动量)的挤在猪笼里没有活动的好…看来小时候的味道确实存在。
未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会更加注重猪肉的口味。
机遇3:线性工业思维到生态思维
让我们回忆起儿时的香味,其实只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提示。当线性思维的工业化农业模式给我们带来***食物丰富的同时,我们失去的并不只是“儿时的味道”,隐性饥饿是更严重的问题。
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一般认为是一种因为无法保证正常营养成分吸收而导致的饥饿症状,***在元素不平衡而不是饱腹方面的容积。
隐性饥饿,除了偏食和食用过多精加工食品外,如今农产品本身也是“饥饿的”。国内和国外都有研究表明,如今农产品的营养含量不如以前。比如大部分蔬菜水果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相比10年前都降低了一半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化、单一化的石化农业模式忽略了生物的多样性,线性的看待农业生产。
工业化白猪养殖模式就存在这样的劣势。这种模式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就是一些长期的隐性成本,比如使用的隐患,比如粪便处理的环保隐患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向生态模式转变,种养结合的生态散养虽然在单品的效率和成本上没有优势,但是产品的品质更佳,而且可以有多元性的产出,同时没有食品安全和环保的长期隐性成本。
机遇4:从生态到生活
农业生产从线性思维向生态思维发展,这是生产模式的转变。同时农业也在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农业工业时代)向同时具备教育和生活的多重功能(农业的后工业时代)。
现在让你去参观一个养猪场,你肯定不愿意,因此那里脏乱差而且很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小孩子愿意在生态农庄中去喂小猪,去看小猪赛跑和跳水。意大利的Fico超市直接把养猪场搬进超市,你想看得花钱买票。网易味央还要把养猪基地建成度假村,让你去那里度假。
农业中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本身就是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都市化和工业化把我们同自然隔离的同时,也把农业单一的工业化了,自然就远离了我们。现如今,当我们反思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同时,也就开始逐步意识到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让农业充分发挥她的多功能性,在这一点上味央、壹号土猪、徽名山、精气神以及一些综合生态农庄更有优势,毕竟别人只能卖猪肉,而这里不仅能卖猪肉,还能看、能玩、能学习。
适度规模化是养殖业发展的方向,这个共识无可置疑,但是新兴科技以及农业的后工业化会左右规模化的布局,甚至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机遇。
2018年3月29日
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编辑部
小编:葫芦里的小恶魔